“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本文对“语言保护”政策实施后五年的实践进行了回顾,认为我国在现代化深入阶段实行“语言保护”政策十分必要,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符合多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当今解决多民族国家的语言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实行语言保护,能为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语言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指出五年的经验证明,在“语言保护”的实施中必须处理好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语言互补和语言竞争、母语使用和通用语兼用、不同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等关系,必须针对不同语言对症下药,而不能简单化,搞“一刀切”。
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语言文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原先没有预想到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各国弱势语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衰退和濒危现象。在这种背景下,语言保护成了多国政府和语文工作者的共识。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奔走呼吁抢救世界濒危语言和衰变语言,为保护世界的文化遗产做了不懈的努力。
2011年,我国政府根据我国语言在现代化进程中发生的新变化,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 中,根据我国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以下简称“语言保护”) 的决策。这一新决策经过五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日益深入,语言保护问题更为突出。为了做好今后的语言保护,需要我们对五年来的语言保护工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回顾和梳理,主要谈谈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五年来的语言保护状况。
一、“语言保护”是中国民族语文工作的一 项新政策、新举措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这十一个字, 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语言平等思想,凝 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对待中国语言文字的指 导思想和决策,是中国民族语文工作新的战略方 针。这是新时期对待语言文字的指导思想和决策, 是继宪法提出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 言文字的自由”后的新发展、新思想。
“语言保护”是我国在近期提出的一项重要 的语文国策,其提出有一定的国情理据,有着重 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语言保护”,有利于 促进各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有利于加强 各民族文化教育的建设,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和 谐和团结。它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符 合各民族的共同利益,还能为其他多民族国家解 决语言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五年来,语言保护的研究已在全国各地迅速 兴起,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内容。我国的语 文工作者和语言学家们在语言保护上做了大量有 价值的、开创性的工作。
(一) 语言保护已列入国家和一些高校的科研 规划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将“教育领域 方言文化保护状况调查研究”列入重点选题。云 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根据云南多民族、多语 言的特点,在学科建设中设立了“语言保护和语 言和谐研究”重点系列课题,2014年,获得了国 家民委“民族语文活态保护与双语和谐乡村建设 研究”项目。有的地方还成立了语言保护或与语 言保护相关的机构。2013年10月,北京语言大学 成立语言科学院语言资源研究所,该研究所以保 护语言文化资源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
(二) 做了大量的语言国情的调查,进一步认 识了我国的国情
选择有代表性的语言社区为调查对象的语言 个案调查,是深入了解语言国情的一个有效方法。 五年来,各地做了大量的语言个案调查。中央民 族大学“985”工程做了20个左右的语言国情调 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20余部诸如 《云南省玉 龙县九河白族乡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 的语言国 情个案调查报告。2015年7月至8月,云南师范大 学汉藏语研究院师生组成14个调查队分赴云南、 广西、湖南等地做语言保护的个案调查,已出版 了 《民族语文活态保护与双语和谐乡村建设研 究—— —云南马关县独立镇个案调查研究》 一书。
(三) 以语言保护为内容的培训班,会议陆续召开
2014年7月21日至25日,国家语委举办了首届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优秀中青年研修班”,2015年8 月3日至7日,国家民委和教育部举办了“第一期 全国民族语文应用研究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 都以“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主要内容 之一。2014年10月11日至12日,召开了由北京语 言大学和日本金泽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语 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8月21日至22日, 由北京语言大学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 “第二届中国语言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黔南民 族师范学院举行。
(四) 研究语言保护的成果不断出现
五年来,研究语言保护的成果不断出现,其 中有研究语言保护的理论、方法的,如戴庆厦的 《科学地、理智地深入开展濒危语言保护的研究》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理论方法思 考》。还发表了一批如何做好语言保护工作的论 文,姚春林的 《城市化进程中甘青藏区语言文化生活研究——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 为个案》,施璐、王丽的 《保山阿昌族语言接触现 状及保护研究》,蒋于花、陈晖的 《多民族聚居地 区语言协调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片区为例》,许 晋的 《内蒙古莫力达瓦旗达斡尔语言生态的变迁 与保护》,张天明的 《羌语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对策 探析》,邓瑶、何稳菊的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居民 语言生活调查》 等。
二、五年来开展语言保护的主要经验
五年来,通过研究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 主要有:
(一) 必须调查、了解语言国情,这是语言保 护工作的基础
语言国情的认识是做好语言保护的基础,只 有科学地、明晰地认识语言国情,才能制定出有 针对性的、合理的语言保护方案。但是,由于我 国的语言情况特别复杂,问题很多,有共时的,历时的;汉族的,少数民族的;大民族的,小民 族的;聚居的,杂居的;跨境的,非跨境的等等。 所以,要理清中国的语言国情,不是一件轻而易 举的事,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各方面 力量的配合才能做好。为此,全国各地都开展了 语言国情调查的工作。
通过调查,弄清了部分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 分清了哪些语言还保持旺盛的活力,哪些语言出 现了语言功能的衰退,哪些语言出现了濒危迹象。 还调查了这些地区兼用国家通用语的情况。对于 具体语言的活力,还调查了其成因,发现有哪些 因素使得这一语言还保持旺盛的活力,哪些因素 造成这一语言出现功能衰退或濒危。所获取的语 料和认识,为语言保护提供了客观事实依据。
(二) 必须深入语言生活第一线做微观的语言保护调查
由于语言保护是过去没有做过的一项新工程, 加上现代化进程中语言特点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 候都快、都复杂,因而要做好语言保护就必须深 入语言生活第一线做微观的语言保护的田野调查。 只有亲自到语言生活第一线,与群众有较长时间 的接触,才能看准语言的活力,也才能发现语言 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果仅仅停留在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上,或走马观花地到现场转一下, 是不可能获取真知灼见的。
自2012年起,全国各地都组织队伍开展当地的语言国情调查。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这 几年的寒暑假都组织师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语 言国情和语言保护的问题,探讨语言保护调查研 究的内容,摸索怎样做语言保护。2014年,经过 实地调查,师生们共同编写出版了第一部描写语 言保护的专著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调查研究》。
(三)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记录、保存语言资料
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运用现代化手 段、仪器记录语言,使之得以长期保存。为此, 在语保工程中明确规定要用指定的仪器记录词汇、 句子和话语材料,所记录的语料要能长期保存。
(四) 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语言是个涉及各个方面的系统,有语言本身结 构方面的,也有与语言相关的民族、社会、文化、 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所以在实施语言保护工程 时,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需要处理。其中主要的 关系有:
1. 通用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
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国家通用语与少数民 族语言是同时并存的,二者的性质、地位、作用 及演变趋势存在差异。通用语是代表国家的语言, 是不同民族得以交流的语言工具,其规范与否、 发达状况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少数民族 语言,是少数民族的母语,是少数民族得以发展 的语言工具,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会有特殊 的感情。通用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主要 是互补互利的,但也会存在一些矛盾。
2. 区分不同语言的功能层次,开出不同的药方
多民族国家中的不同语言,由于使用人口、 历史状况等存在不同的特点,其语言功能也会存 在不同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层次。语言保护必须 根据具体语言的特点,开出不同的药方对症下药。 强势语言的语言保护,要在语言规范、语言普及 上,进一步提高其功能;而对于弱势语言,要采 取有效措施扩大其使用范围;对于濒危语言,除 了抢救记录外,还要想法保留其“火种”。
3. 处理好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不同语言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所以在语言保护的调查研究中,特别要“捕捉”个性, 进行特殊处理。如:许多民族内部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聚居地区语言保持得好些;而杂居区由 于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功 能衰退。所以,在工作策略上,对语言功能衰退 的地区要多花力气。
三、“语言保护”调查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国语言保护政策已实施五年,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但如何做好语言保护我们还缺少成 熟的经验,有许多问题还在摸索中。目前有以下 问题需要解决:
(一) 如何把语言保护落实到实处
语言保护的目的:一是使功能衰退的语言得 以恢复语言功能;二是使濒危的语言得以保存其 语言事实的记录;三是使功能健全的语言得以增 强功能。语言保护工程要区别对象采取不同的措 施才能落实到实处。对于功能衰退或濒危的语言, 记录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句子、话语材料是必要的, 也是基础工作,但这些材料还不足以对衰退或濒 危的语言起到根本性的保护,还应在语言教育、 文化传承、传媒应用上采取措施增强其活力。语言的保护,关键在于保护它的使用。
(二) 究竟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遏制语言功能的衰退
在现代化进程中弱势民族的语言在语言竞争 中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出现语言功能的衰退。 语言保护,就必须动用国家、公众的力量,采取 必要的措施遏制其语言功能的衰退。但措施是什么,需要认真探讨。这些年有的地方采取的一些措施值得借鉴。如:丽江为小学生开办东巴文学 习班,德宏州芒市地区由民众社团开办傣文扫盲 班等。
(三) 如何做好符合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特点 的“科学保护”
目前,如何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语言的 实际情况提出“科学保护”对策还探讨不够, “科学保护”的理论框架和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薄 弱,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 必须加强语言保护的理论建设和队伍建设
语言保护是项系统工程,有其自身的理论系统。近五年来虽然做了一些探索,但还不够。今后应加强研究,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保护理论体系。还要培养一批会做语言保护调查研究的人才,这批人才既要会做田野调查,又要有 理论思维。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国家,有着丰富的 语言保护资源。我相信,我国的语言保护在今后 必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会对世界的语言保护提 供新的理论和经验。
题图为戴庆厦先生80岁留影。春风化雨,祝愿戴先生身体健康、永葆青春!
延伸阅读
语言保护的再认识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戴庆厦先生谈语言文化
多样性、语言传承与华文教育
文章来源:戴庆厦 2017 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
责任编辑:周真刚
责任校对:李玉军